1、社区刮车后离开算逃逸吗
社区刮车后离开,假如行为人在知情的状况下离开,算逃逸。汽车在社区内发生刮蹭同样是交通事故的范畴。
若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后,明知发生了刮蹭却选择离开,主观上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,这种行为即构成肇事逃逸。即便事故发生在社区内,也不影响其逃逸性质的认定。
2、逃逸情形有什么认定标准
法律快车提醒,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方面:
1.明知事故的发生:判断行为人是不是明知自己导致了交通事故,需综合考虑肇事当时的时间、地址、路况与行为人的常识、经验等原因。
2.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:行为人是不是具备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,是判断逃逸行为的重点。这里的法律追究不只包含刑事法律追究,也包含民事和行政法律追究。
3.逃离现场的行为:客观上,行为人需要推行了逃离现场的行为。且这种逃离行为需要发生在交通事故发生后、行为人同意事故处置机关初次处置前这一时间段内。
3、什么状况不算逃逸行为
并不是所有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都被视为逃逸。以下情形不构成逃逸:
1.达成共识后离开:假如车祸后双方对事故事实没争议,自行协商解决并达成共识,同时留下真实名字和联系方法后,用户才离开的,这样的情况不构成逃逸。
2.不知事故发生而离开:假如车祸时用户不了解或不可以发现已经发生了事故,然后开车驶离现场的,且有证据证明其不知情,这样的情况也不构成逃逸。
3.因人身伤害被迫离开并准时报案:假如用户在剐蹭后因可能遭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,并准时报案且有证据证明的,这样的情况同样不构成逃逸。